收到粉絲留言:"想考心理咨詢師證,但網上信息太亂了!有的說交錢就能過,有的說必須本科學歷,到底怎么報考才靠譜?"作為“老江湖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點大實話。
先劃重點:現在市面上能考的證書主要有兩種。第一種是中科院心理所的《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》,這個是目前業(yè)內認可度最高的,每年5月和11月考試;第二種是中國心理學會的證書,考試時間更靈活但市場認可度稍低。千萬別被某些機構忽悠考其他野雞證書!
具體報考流程分四步走:
1. 找正規(guī)機構報名(必須要有中科院授權資質)
2. 修滿164課時(線上學習+線下實操)
3. 參加綜合考試(全是選擇題,但題庫量超大)
4. 成績合格后2個月拿證
費用這塊要特別注意!正常全套下來4800-6800元比較合理,包含:
√ 192課時網課
√ 紙質教材+電子題庫
√ 3次模擬考試
√ 報考服務費
如果遇到低于4000的,八成要二次收費;超過8000的純屬割韭菜。我同事就吃過虧,某機構先收2980元,后來又要交督導費、實習費,前前后后花了1萬多。
別忘了三類人謹慎報考:
第一類:想著拿證就能接個案賺錢的?,F在新手咨詢師時薪也就80-150元,前期要投入大量時間做公益咨詢積累經驗
第二類:全日制在校學生。很多實習崗位要求年滿26歲,太早拿證容易成"紙面咨詢師"
第三類:單純想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。考證和治愈自己是兩碼事,不如直接找專業(yè)咨詢師
備考建議三個訣竅:
1. 每天堅持刷30道真題(錯題要整理成冊)
2. 重點攻克變態(tài)心理學和咨詢倫理(這兩部分占45%分值)
3. 考前參加模擬考試(熟悉機考系統(tǒng)太重要了)
現在說個行業(yè)黑幕:有些機構聲稱"包就業(yè)",其實只是把你的信息掛到合作平臺。真正要入行,建議考完證后:
① 加入當地心理協(xié)會
② 跟著督導做案例實踐
③ 定期參加案例研討會
這條路雖然慢,但能真正培養(yǎng)實戰(zhàn)能力。
親情提示大家:2024年報考政策有個新變化,必須完成10小時線下觀摩才能考試。準備資料時要提前安排好時間,別臨考前手忙腳亂。

心理咨詢師證書到底有沒有用?過來人告訴你真相
這兩年朋友圈里曬心理咨詢師證書的人越來越多,培訓機構天天刷屏"零基礎拿高薪",搞得不少人心癢癢。今兒咱就掰開了揉碎了說說,這個證到底值不值得考。
一、證書能給你帶來啥?
先說實在的,現在正規(guī)醫(yī)院和心理咨詢機構招聘,確實會把這個證當門檻。但別以為考了證就能坐診接客,人家更看重的是你的實戰(zhàn)經驗。去年我表妹考了證去面試,人家直接問:"接過多少個案?督導時長多少?"問得她直發(fā)懵。
不過話說回來,備考那幾個月真能學到東西。普通人對心理學的那點認識,多半來自電視劇和公號文章,系統(tǒng)學一遍基礎理論,至少能分清楚抑郁癥和心情不好的區(qū)別。我鄰居大姐考完證就說,現在跟青春期兒子吵架都能用上傾聽技巧了。
二、培訓機構不會告訴你的坑
有些機構把就業(yè)前景吹得天花亂墜,說什么時薪800元、全職年薪30萬起。你仔細想想,哪個行業(yè)新人能拿這個數?我認識的正經咨詢師,前三年都在做公益咨詢積累經驗,時薪還不夠買杯奶茶。那些號稱"包就業(yè)"的,多半是讓你去賣課或者做客服。
現在市面上的證也分三六九等。中科院心理所的證算是含金量高的,但也要參加正經培訓考試。有些野雞機構發(fā)的證,考試就是走過場,錢交夠就給證。這種證揣兜里,hr看一眼就知道水分多大。
三、到底該不該考這個證?
如果你是教師、hr或者社區(qū)工作者,考個證確實能錦上添花。我們街道辦的心理援助專員,有證的每個月工資多500塊。但要是想轉行當全職心理咨詢師,光有證真不夠看。這行當和醫(yī)生一樣,要持續(xù)學習督導,參加案例研討,前期投入的時間和金錢不比考證少。
見過太多人跟風考證,結果發(fā)現根本用不上。我大學室友花八千多考了證,現在證書在抽屜吃灰,自己倒是在朋友圈當起了情感博主。反倒是那些真正熱愛這行的人,邊考證邊找實習機會,現在慢慢在行業(yè)里站穩(wěn)腳跟。
說到底,證書就是個敲門磚,關鍵看你怎么用。要是沖著"輕松賺大錢"去考證,勸你趁早打消念頭。但要是真心想幫人,愿意在這個領域深耕,考證確實是必經之路?,F在網上有免費的學習資源,建議先體驗下課程內容,再決定要不要掏這個錢。
評論0
“無需登錄,可直接評論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