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到個有意思的事兒,有個學員報班學了兩年心理咨詢,案例分析練得賊溜,結果第一次接咨詢就翻車了。為啥?因為把基礎共情技巧給漏學了,光會分析不會安撫情緒。這事兒讓我想到,心理咨詢師的知識體系就跟蓋房子似的,得先打地基再砌墻。今天就給童鞋們兒掰扯掰扯這個學習門道。
第一塊必須得是"地基工程"——基礎心理學理論。不少新手覺得這玩意兒枯燥,上來就直奔實操技巧。我認識個姑娘,花八千報了個速成班,上來就學催眠療法。結果實操時連來訪者的防御機制都識別不了,整得跟跳大神似的?;A理論就像GPS導航,沒這個你連來訪者的問題出在哪個路口都找不著。
第二塊是"鋼筋骨架"——咨詢技能訓練。這可不是光看視頻就能會的,得真刀真槍練。有個開工作室的老王,專門在城中村租了個地下室,每周組織學員搞角色扮演。他說得實在:"就跟學游泳似的,你在岸上比劃再久,不下水永遠學不會"。特別要練的三大絕活:傾聽反射、提問引導、情緒安撫,少一樣都容易把天聊死。
第三塊才是"精裝修"——細分領域?qū)9?。見過太多人一上來就要學婚姻咨詢、青少年咨詢這些熱門方向。前陣子有個小伙子非讓我教他沙盤治療,結果連基礎的人格理論都沒整明白。這就好比剛學會切菜就要做滿漢全席,容易把廚房點著了。建議至少積累100小時基礎咨詢經(jīng)驗后,再選發(fā)展方向。
常見坑點得我強調(diào)一點:千萬別信那些"三個月包拿證"的廣告。我表妹去年就栽這坑里了,花兩萬八報的班,教材全是十年前的案例?,F(xiàn)在正規(guī)培訓起碼得600學時起步,督導時長不能低于50小時。還有個隱藏大坑是考證機構推薦的"高價實習",其實很多都是去社區(qū)當免費勞動力,根本接觸不到真實案例。
說一千,道一萬給個實在建議:找個靠譜師傅帶。我們這行講究傳承,就跟老中醫(yī)帶徒弟似的。找?guī)煾狄慈c:一線咨詢經(jīng)驗五年以上、有督導資質(zhì)、愿意手把手教。別光看頭銜,有些教授級別的搞理論是把好手,實操可能還不如診所前臺大姐。
下期預告:

評論0
“無需登錄,可直接評論...”